美术馆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重要的文化标志和历史见证,肩负着积累历故事,传承艺术的重任。
美术馆是最好的最直接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那么世界上最著名的美术馆都在哪里呢?这些美术馆到底有哪些珍贵的收藏呢?请大家伴随21届大师班听我说说世界上最著名的十大美术馆之一,大英国家美术馆。
主题报道一
在曼彻斯特读工业革命
撰文:谌 涛
一座让人敬仰的城市
八月三日,“大师班”在英伦文创考察的第七天,我们由巴斯古城来到了英国第二大城市曼彻斯特(Manchester)。它是世界上第一座工业化城市,两百多年前,就在这座城市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近代棉纺织大工业,从而揭开了世界工业革命的序幕。我们第八天考察的重要行程即:曼彻斯特科学与工业博物馆( The Museum of Science and Industry in Manchester )。
博物馆坐落于1830年世界第一条实用交通铁路——曼彻斯特至利物浦车站的原址上, 我们全体体学员异常得兴奋,一大早就赶往这个闻名遐迩的博物馆。
我们肃立在博物馆前面,建筑保持完好,能让你充分感受到英国工业革命的百年沧桑。车站依然保持着当年的原貌,一段单行铁轨笔直向前,一列原始的机车静静地停靠在老铁道的终端,给游客们享受一种体验式的感觉。
一场推动人类进程的革命
18世纪中叶,英国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良了蒸汽机,从此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史称第一次工业革命。随后向英国乃至整个欧洲大陆传播。19世纪传至北美,后来传播到世界各国,为此后200年间世界的飞速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一般认为,蒸汽机、煤、铁和钢是促成工业革命技术加速发展的四项主要因素。英国最早开始工业革命,也是最早结束工业革命的国家。
到了19世纪70年代,电力的广泛应用又让人类迈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了电气化时代。电报、发电机、内燃机、电灯甚至是电车,电点亮了整个人类的创造版图,让人们可以更快地穿梭在世界各地,让通讯全球化变成可能。而现代更先进、更大规模的工业,也在电气化的基础上发展壮大。如果说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工业和技术的结合,那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是技术与科技的融合。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计算机与新能源技术的成熟应用,人类社会进入了以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第三次工业革命。
我们身处的时代已经充斥着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变化。共享汽车让全球出行可以随心所欲、共享单车改善了城市交通的短途效率、Airbnb让旅行住宿成为了富有文化的生活体验,中国的移动在线支付更覆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论是账单支付还是去小店购物,移动在线支付让无现金生活成为现实。如今的时代,共享经济与物联网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并让人类有能力去实现未来、重新思考自己与世界的关系。
一次服务设计的最好体验
以史为鉴,方能知兴替。我们一次次用创新改变着世界,而面向未来,创新的答案或许潜藏在革新的起点。博物馆正是这样一个神奇的地方,让我们有机会站在工业革命的起点,去思考未来,去寻找兴替。曼彻斯特科学与工业博物馆沿用着百年前工业革命时期的厂房样貌,而在如此朴素的外观之下,蕴含着的却是博物馆精心挑选的展品与参与感十足的体验设计,让游客在游览博物馆的过程中,去触摸,去感受历史的沿革与科学进步对生活的影响。
以工业为主题的博物馆,一般多以机械结构、部件及产品为主体,易导致传统博物馆冷冰冰的展示状态。而曼市的科学与工业博物馆中有不少的旧工业机械都是以运行的状态进行展示,运转的同时仿佛让时间重新地流动了起来,让工业先驱的创新显得既古老又有生命力。
博物馆设计了很多互动体验区,可以让游客触碰并置身于大型机器的轰鸣声中,去理解背后的故事与原理。博物馆内也恰到好处地在几个主体的展位上安排了讲解人员,通过互动设计将观众参与到体验中来。他们时而化作讲解原理的专家,解释着齿轮咬合间的神奇;时而又如那摩登时代里的工人,站在纺纱机旁,娴熟地抚摸着人类工业进步的基石。讲解员串联起了旧机械与新游客之间的时代情感,更是让不同年龄不同需求的参观者,从单一的知识获取,变为知识的互动,获得了更好的展示体验。
一次参观带来的终生反思
博物馆中丰富的影像与实物展品,时时刻刻提醒着来往的人们:第一次工业革命只不过是人类依靠技术变革吹响的第一声号角,而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人类不断加速革新,从工业到技术——从技术到科技,而后又让科技不断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
随着科学的快速发展,人类在不断地进化。未来究竟会是一种什么样的面貌?回到开篇所说的,也许回到人类工业革命的起点?如果你来到科学与工业博物馆,或许可以帮你找到想要的答案。
当你置身在人来人往的博物馆中,你就会发现:人,才是一切变革的主体;变革的动力;也是创新的根本。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物联网的成熟、智能化与智慧工程的到来,工业4.0将向人类设计输入更多机械智能,并更新未来的生产模式。而不论如何变革,以人的情感与理想为核心的创新,才能让人在一次次机器革命中创造出有温度的价值,让人利用变革的势能,不断进化。
主题报道二
“红”——曼联视觉创意与足球精神
撰文:刘光焰 / 景春茹
百年曼联 红色经典
每一次足球赛事,都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每一支球队,都有属于自己文化符号的视觉品牌形象!“红魔”曼联的视觉设计尤其令我们钟情!仅仅是一张海报便能看出这个球队的文化与精神,可以感受到设计者对曼联足球文化的深刻理解!没有浮夸的设计语言却又直击内心,血红色的队徽图案犹如胎记一般与生俱来,完美阐释了曼联人与足球的关系,红色魔鬼令人生畏!在这里,生活、足球和艺术已经完美融合在一起,能去曼联主场亲身体验一直是我梦寐以求的。
告别了伦敦,途径巴斯,我们来到了世界现工业文明的发祥地一一曼彻斯特,我们对这个城市并不陌生,因为有举世闻名的英超“红魔”曼联这个神一样的存在。我们心目中的曼联是一片沸腾的红色,它属于足球、属于激情、属于梦想、属于精神、属于这个城市乃至英联邦的符号。
作为英格兰足球史上最为成功的俱乐部之一,欧洲乃至世界最成功的球队之一,曼联共获得20次英格兰顶级联赛冠军,12次英格兰足总杯冠军,5次英格兰联赛杯冠军。在欧洲赛场上,曼联共获得3次欧洲冠军联赛冠军,1次欧洲优胜者杯,1次欧洲足联欧洲联赛冠军和1次欧洲超级杯冠军,与尤文图斯、拜仁慕尼黑、阿贾克斯、切尔西并列为欧洲大满贯球队。我们很好奇,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一个球队能有如此的辉煌,如此深入人心?这不得不从它深厚的历史文化说起。
诞生于世界现代工业重镇的曼联足球俱乐部成立于1878年,当时的名字叫牛顿希斯LYR队(LYR是兰开夏郡和约克郡铁路公司的英文缩写)。牛顿希斯是英格兰一处普通铁路工地的名称。工地上的工人通过和其他部门或其他铁路公司的球队比赛释放他们对足球的热情,他们不曾想到,自己的球队日后会在英格兰乃至国际足坛占有一席之地,并成为世界顶级豪门!带着这样的疑问和向往,我们走进了曼联的主场老特拉福德,感受这个百年品牌的魅力。
红魔帝国 曼联精神
在品牌时代,一个城市有他的品牌形象,一个球队也应有属于自己的品牌形象。作为一名设计师,感受最深的是这个百年品牌出色的视觉形象设计。如果说用一个字来形容曼联的精神识别,那就是“红”!自从有了队徽开始,红色便如同基因一样深深植入了这一品牌的灵魂,队徽中一直沿用的帆船图案,含义也同样深刻,象征着曼彻斯特大运河,这个工业革命的发祥地为世界奉献许多第一和新鲜血液,比如铁路、高架桥、纺织机,然而一个工业城市离不开运河,他的历史便隐藏在这个队徽中。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拥有“红魔”称号之后,队徽加入了手持三叉的小魔鬼形象,更是诠释了现代英式足球的理念:“直接、强悍、攻击力超强且永不言败”!不论时代怎样变迁,它的历史脉络与传承从未中断,直至队徽中football club 字样改为united之后,这个百年老牌已然从一个单纯的足球俱乐部转变为一个涉及其他行业的集团帝国,无论从商业上还是精神上,深深地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
环顾曼联“梦剧场”老特拉福德,大到铺天盖地的看台、直刺天空的导视牌、广告牌、建筑标识,小到商店橱窗、球迷身上令人亢奋的红色球衣、以及小商贩们手中贩卖的各色纪念品,无一不打上红色的烙印,让我们真切感受到“标准色”给人带来的视觉审美和精神力量。红色属于曼联,曼联属于红色!当球队战斗时,这里是血脉喷张的红:当胜利时,是欢乐喜庆的红:当球队失败时,是悲情凝固的红……辉煌与荣耀终将过去,曼联的精神永存,那是一股永不言弃的血液之红!
曼联品牌 城市文化
现代足球的诞生与演进其实也是一座城市现代性的表现形式,借用曼联“男神”贝克汉姆的话来说:足球渗透在我们的文化里,存在于我们的DNA之中。从我们降生到这世界上,足球就和我们在一起,永远不分离!现代足球起源于英国,这种体现一个民族协作精神与团体意志的集体运动,跨越了宗教与文化的隔阂,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最能代表城市文化的特色。如果说还有什么能提高一个城市民众的凝聚力和自豪感,非足球莫属,甚至对于一个地方的经济也起到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乃至成为一个城市的名片和风向标。在曼彻斯特,作为一种文化或者精神,球迷们对自己球队的忠诚度与投入令人惊讶,无论高峰低谷,永不放弃!对他们来说,甚至可能是一种信仰,是一个家庭世代相传的传统,这种传承早已超越足球本身,给人们心灵以归属感,点燃人们对生活的希望与憧憬!
蒸汽机的时代早已过去,曼彻斯特这座古老的工业重镇因足球、因曼联而延续着自己的精气神,无论是经历了曼联的空难事件,还是96年的恐袭大爆炸,人们依然乐观面对,积极重建,不断进取!也许,这就是一种足球精神,激励着人们,鼓动着我们对设计的忠诚:“追求梦想,永不言弃”!
主题报道三
中国城,中国梦——从曼彻斯特的中国城说起
撰文:同济大学 章 超
中国城 中国心
在曼彻斯特市中心的波特兰大街一侧 ,有一座中国城。一架高高的牌坊,一个漆得红红绿绿的亭台,五花八门标写着中文、还有从粤语发音译出的英文字母的餐馆和超市招牌,远远地便能感到它和其他街区不同。年轻的中国留学生们,拎着食品从超市里走出或结伴向餐馆走去。那些经受着风吹雨打的灯笼和挂着小彩灯的电线,静静地悬在紧凑的街道上方,成了中国城每日一幕幕的背景。常常有各国的游客,兴奋地在这东方的牌坊下拍照。
据说,中国城的英文名字“Chinatown”,最早是1853年由一位美国报社的记者起的。随着1848年在美国旧金山附近发现金矿,一批主要来自广东的中国人飘洋过海开始了淘金之路,随后又参与到铁路、洗衣店、家政、餐饮等行业,并在旧金山形成了华人聚居地。回顾过去一个多世纪以来的移民史和移民政策的变化,“外国月亮比中国圆”的神话,也渐渐归于现实生活的理性与平凡。中国城,一边连接着故乡种种记忆的片段;一边又成为很多异乡人梦想的起点。
中国城 中国味
在曼彻斯特,除了大学、教堂的钟声,中国城的味道也是实实在在的一部分,尤其是超市的味道。
对中国食物的追求,或者保持中式的饮食习惯,就如同保持一种生活方式,这也是中国城一直存在的重要原因。称之为“城”,其实只是几个街区,几条街道和几条巷子,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衣、食、住、行样样不缺(据说,每逢重大的节日,如端午、中秋、冬至、除夕和元宵,超市里的货物格外紧缺)。适应中国侨民生活的基本需求,维系或延续他们在故土的一种生活方式,是中国城建立起来的初衷之一。那些超市的名字虽然不同,但含义都大体相似:永发行、恒运行、永兴隆、荣业行,一读便能知晓一个家族企业对于美好愿景的期待。大多数的超市门面不大,里面的空间也很狭仄,有的还位于地下一层,货架和货架之间紧密地并排着,两个人对向经过时还需要一方侧向一边,有时手臂挎着的货篮还会相互碰撞,但这里来自中国和东亚的商品,却是曼城很多大商店无法替代的。不少年轻一代的留学生,常来这里仔细地比较、挑选甚至研究食材,因为只有一日三餐自己动手做,才能满足他们业已习惯了的“中国胃”,使累积着家乡食物的味蕾在异乡得以绽放!
中国城 中国梦
曼彻斯特大学硕博学位完成后的毕业生们,大多数同学选择了回到中国。为数不多的留在英国或是去了其他国家,打算在国外工作几年后,以更高的起点回国服务。其实,回国还是留下,是很多在海外生活的留学生一直绕不开的话题,仿佛站在一个十字路口,伴随着对自己身份认同的不确切,也可能伴随着迷失。如同全球化带给了我们很多跨越时空的体验,也考验着人们对不同文化的适应性。
如果说中国城更多是面向过去的,面向一个清晰的地理概念的故乡,新一代的移民群体更多是面向将来的,面向一个全球流动网络体系中的中国和世界。就我自己而言,对于中国城的感觉,用mixed feeling(混杂的感受)来形容最确切不过。说不出来爱在哪里,却也总说不出它到底好在哪里。有人说,这种不明不白的爱,很多来自归属感,没有激情,却是内心最真切的。小的时候听电视剧里边有个高音带些歇斯底里地吼:“问自己你到底好在哪里”?一直很不解。尤其是那句“你不像是在我梦里, 在梦里你是我的唯一”。直到现在,才开始明白其中的含义,且每次想起来都有些不同的感触……
在我留学过的曼市的中国城,回想起早些年的那些梦想,走过那个高高的牌楼,总觉得自己迷路很远。正是这种温暖又迷失的感觉,让中国成为我海外生活重要的另一端。不由自主地抬眼望一望十字路口的牌坊,那个仰望的姿势带着一种象征性的回归,如同那句“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这一端还是那一端,慢慢地没有了边界,因为,这些都与中国梦连在了一起。
城市文化印记
1. 英国城市公共家具随感
图文:李义恒
纵观城市公共家具的发展历程,应该从历史、文化和实用等多个维度进行系统化考虑,充分挖掘地方文化特色的象征符号;特别是应该适应新时代信息化、网络化的潮流,大力融入新技术、新材料与新工艺,让工业高标准和新科技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城市家具成为市民信赖的、友好的与智慧的助手。
城市公共家具的新趋势
城市公共家具与人的行为需要密切相关,以环境整体化、功能综合化、细部精致化为基本特征,具有设计感强,识别性高,系统性全面,耐久性好,适合于模具化生产等特点。
视觉层面: 形成视觉形象系统化、产品造型系列化、色彩和材质统一化。
品牌层面:体现区域文化特色,为区域形象加分增彩,提升服务品质。
用户层面:符合人机工程学与使用习惯,便捷舒适。能照顾特殊人群,使用安全。
生产层面:可工业化、标准化、模具化生产,产品质量高,耐候性强,维修率低。
城市公共家具设计思考
认知一:城市公共家具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认知二:城市家具的设计不是单一的,而是系统化的、与整个城市空间特征及人的行为方式密切相关。
认知三:城市家具的设计应与时俱进,引入先进的设计理念统筹布局。
认知四:城市家具应体现城市的文化气息和精神风貌,是城市的重要名片。
2. 英国的街景艺术
文:王薇弘 崔 诚
图:冯圣媖
在我们眼中,英国的街景像一幅颜色丰富的油画,它的街道招牌、花卉装饰与墙角涂鸦等,都颜色鲜明而别具个性。街景艺术的出现,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且风情无限,使英国有了一种十分独特的魅力。
街景艺术之街道招牌
英国的招牌多为较小圆形、方形、盾形或一些怪怪的立体形状。一些招牌的颜色非常艳丽;另一些则比较沉重。招牌的字体也十分讲究,像在酒吧,它的字体一般优雅轻松,给人以舒适放松的感觉;而在一些百年老店,字体就比较厚重,体现出年代感。
不过,招牌的形状、颜色等,都要和表达的载体相符。举个例子,在约克古城街道边,部分喝下午茶的地方,经常会有一个黑色铁质的小茶杯图案从门上端伸出,使人立马想象到服务的内客,非常简单且与所想表达的信息一致。再举一个例子,英国路边的酒吧招牌,经常会用旗形或盾形的木板或铁板制成,上面一般有几个简单生动的小动物。外来人虽然不太好联想,但是英伦范儿满满。
街景艺术之墙角涂鸦
英国的街头涂鸦丰富多彩,有一些涂鸦甚至与建筑物搭配得十分融洽,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涂鸦文化。涂鸦图案多为花草植物、文字和人物,正是有了这些生动活泼的小精灵,使整个城市活了起来艳了起来,充满了青春的动能。
街景艺术之花卉装饰
从伦敦到比斯特,从剑桥到牛津,从餐厅到洗手间,花卉装饰就伴随在我们身边。英国人非常注重花卉艺术,在每一家酒店入住,我都会留意一下这里的花卉。在英国,大部分的室内花卉是鲜花或脱水的鲜花,非常讲究颜色和质感。室外呢,就比较注重花卉的载体了。一般使用木板制成的盒子来装载,像比斯特,用一些废弃的铁桶、轮胎、小推车等制成花盆,使现代化气息很浓的城市多了几丝陈旧的气息。在牛津的一个小庄园里,园丁将多种颜色、香味、质感不同的花卉大胆地搭配在一起,再加上小桥流水人家的优美环境,使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庄园充满了活力与生机。
没去过英国之前,我们只是概念化地接受人们对英国的评价:高贵、绅士、品味……经过体验,我们感受到了英伦生活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它提高了我们的眼界,并将会影响我们的一生。
3. 设计与发现
游览大英国家美术馆
图文:宋 栋
活动策划:林家阳 谌 涛
活动顾问:刘 硙 章 超
编辑顾问:喻大翔
组织单位:同济大学设计艺术研究中心 / 师也文创
支持单位: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活动后援:张嬿雯 王亚琦
责编:王莉斯
大英国家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位于伦敦特拉法加广场(Trafalgar Square )。虽然只有2300幅13-19世纪的绘画作品,但是,这座美术馆每一年的参观人数高居世界第四位(460万),仅次于卢浮宫,大英博物馆和纽约大都会美术馆。大英国家美术馆也是大热英剧《神探夏洛克》的取景地之一。
特拉法加广场(Trafalgar Square)的建造是为了纪念特拉法加大海战(Battle of Trafalgar):1805年10月21日,英国皇家海军,以少胜多,彻底摧毁了拿破仑的法国和西班牙联合舰队,英国军舰无一损毁。
英国海军司令威尔逊上将(Nelson),在战役快结束时,身中流弹阵亡。
威尔逊上将,从此被誉为英国的民族英雄,他的雕像竖立在特拉法加广场。
走进大英国家美术馆,梵高和莫奈作品前总是人头攒动,好不容易挤近端详著名《向日葵》《睡莲》。
梵高1888年八月画的《向日葵》,今天仍是美术史上最受欢迎的一幅静物画。这幅画作已经见过印刷品和仿造品,也比较熟悉。当这幅画作1987年被出售时,曾创下了当时最昂贵绘画的记录。这是梵高标志性的作品,反映了梵高对于色彩和形状特有的纯化提炼。据说梵高画了很多版本的向日葵,这幅是他最喜欢的作品。梵高以重涂的笔触施色,好似雕塑般在浮雕上拍上一块黏土。黄色和棕色调的色彩以及技法流露出画家的内心情感世界。
《麦田里的丝柏树》是梵高割掉他自己的左耳后在精神病院画的。类似的画有两幅,大英美术馆收藏的这幅明快些,另一幅昏暗、压抑。据说在梵高的时代,丝柏树有象征死亡之意。
《睡莲》这个系列是莫奈晚期比较成熟的作品,美术史上公认的杰作,从1914年到1917年创作了有60幅左右,之后也进行了大量的修改,是大型组画。这幅作品是莫奈1916年画成。
法国印象派画家,雕塑家和图形艺术家埃德加.德加说“艺术不是你看到什么,而是你给别人看到什么。”
他是17世纪晚期现代艺术大师之一,他最著名的绘画题材包括,芭蕾舞演员和其他女性及赛马,他通常被认为是属于印象派,他的作品更具古典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画派风格。
丰满、健美的身姿,悠闲、侧倚的动姿,浪漫而不失端庄的曲线,背向观众而不失生命欲望的青春涌动,代表了17世纪西班牙艺术家人本精神的觉醒。画家以流畅而充满节奏感的线条,塑造了女性人体美。
这是宗教严厉环境的西班牙第一幅裸体像,也是免遭西班牙宗教审讯破坏而唯一幸存的委拉斯贵支创作的女性人体。
画作创作期间,正逢清军入关(1644年)的同一年,中国女人们被“裹在布团里”并且缠着小脚。
达芬奇画了两幅,早期的一幅目前收藏于巴黎卢浮宫,另一幅就是这幅被收藏于伦敦大英美术馆。大概是1508年左右完成,在1880年伦敦国家艺术馆买下了它。
这幅画的主题是小施洗者约翰在圣母玛利亚与天使面前参拜基督,达芬奇将他们安顿在幽美神秘的岩石风景间,圣母、孩子和天使直接坐在山岩地上,渐浓渐淡的轻烟薄雾呈现出无尽的朦胧画意,整个景象如幽远的梦境,充满了诗一样的温情,祥和典雅。
大英国家美术馆秉承 “画作的存在并不是收藏的最终目的,而只是为了大众的审美乐趣,提升国人对于艺术知识的涵养”的创始宗旨,从建立之日起就承担起艺术教育的责任,除免费参观的方式向大众开放外,还允许学生前来学习绘画,临摹馆藏,为他们复制艺术作品。
从美术馆出来,阳光正好,广场上有流浪歌手在弹琴唱歌,好听的歌声响彻广场,感觉很浪漫,不愿意离开。
作为世界顶尖的时尚、艺术、文化之都,伦敦拥有世界顶级的博物馆和美术馆,更值得傲娇的是这些资源都免费向公众开放,这在欧洲乃至全世界恐怕也是少有的福利。伦敦的美术馆数不胜数,是世界著名的博物馆、美术馆最多的城市,大英博物馆、国家美术馆、国家肖像馆、泰特现代美术馆,这些世界闻名耳熟能详的地方,让每一个喜爱艺术的人心生向往。这些馆藏作品见证了世界文明、文化的发展,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
这就是此行我们走进的大英国家美术馆。
4. 艺术拾趣
英国小旅店老板的艺术情怀
图文:林家阳
古城巴斯的Abbey Hotel旅店,因处于闹市,店内结构紧凑,连楼道空间都十分节约。我在国内每年出行近百次,从未有见过有如此精品的旅店,因此这位老板令我尊敬,因为他(她)懂什么叫美,什么是住客的需要,怎样传播文化,怎样尊重别人才能体现自我身份。这事并不难而我们的旅店为什么做不到?
22届全国设计“大师班”
日本之旅招生在即
我们刚刚愉快地结束了第21届全国设计“大师班”英伦设计教育和文创体验之旅。回顾21载,走过德国、芬兰、日本、意大利、英国等多个国家和百余个城市,每年成功的策划和神奇的旅行体验,通过我们深入的报道,依托全国设计“大师奖”等各种媒介的传播平台,讲述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对设计界和设计教育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大师班”作为高端学习考察体验交流平台,为广大教师、设计师、设计管理者,以及在读硕博士生们制定最有文化和艺术价值的考察和学习路线。有机会访问世界级名校、拜访国际顶级设计大师、浏览最负盛名的各类博物馆,徜徉其中尽情观赏;找寻城市中最有特色的创意,收获灵感迸发激情;走进街头奢侈或个性的文创街区,领略异域风情的个性文创产品……每一个精心的安排都让学员惊喜难忘!
2017年冬季,精彩仍会继续,围绕设计教育和文创这一主题,我们将组织前往充满匠心别具的手工艺和处于时尚设计前沿的日本进行考察交流,时间为一月底至二月初,为期两周。第22届“大师班”招生在即。
欢迎您和“大师班”一起出发,邂逅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组织单位:同济大学设计艺术研究中心
报名联系人:张老师 021-65984900 / 13918495570 jy777cn @qq.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网上采集的文章、图片,出于对行业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文章涉嫌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向info@idform.cn进行反馈,核实无误后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