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乾州古城节孝牌坊是周家子孙为纪念祖母陈氏操行的旌表牌坊,其目的是为了光宗周家荣耀,缅怀祖母节行仁厚乡里,宣传封建礼教;节孝牌坊坐东朝西,三间四柱三楼的石制牌坊,牌坊骨架主要以浅浮雕纹样为主;而上下额枋、夹杆石在装饰上采用了圆雕、深浅浮雕等艺术形式,纹样丰富多彩寓意深刻,形成了牌坊的“肉”;由额垫板及匾额上刻有大量的铭文艺术构成了乾州牌坊的“血”脉;透过乾州牌坊的“骨”“肉”“血”,我们看到的是忠孝仁义、孝悌贞节、行善积德的传统艺术之“魂”;节孝牌坊所反映的中华文化为当前与未来乾州古城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为继承与弘扬民族文化传统、提高民族文化素质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节孝牌坊;建筑艺术;装饰艺术;铭文艺术;文化内涵
牌坊,源于古代的乌头绰楔注1,“盖自汉代之阙,六朝之标,唐宋之乌头门、棂星门演变形成者也”。[1]它是集标识引导、旌表褒奖、道德教化、纪念缅怀于一身,融艺术价值与文化内涵于一体,为中国所特有的门架式建筑物。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牌坊作为一个象征封建礼教和歌功颂德的建筑符号,多用来褒奖忠孝节义的人或事。由于其不能供人居住,不能供祭神佛,不属于实际使用类建筑,因此在建筑分类中,通常把牌坊归为小品类建筑。牌坊虽然建筑规模不大,但是内容丰富,具有独特艺术构造的同时兼具丰富的社会功能,并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传统的人文内涵。[2]在古代,立牌坊是一件流芳百世、名垂千古的大事,能够为家族和里坊带来绝好的声誉。因此在中华文明不断传承的历史源流中,人们普遍把牌坊认为是我国古代社会文化的典型象征,华夏悠久历史的重要标识。
特定的人物事迹和特别的修建原因形成了牌坊丰富多样的种类。在我国封建社会中,传扬封建道德礼教观念最多的牌坊,当属“节孝坊”。古时经官府奏准为表扬节妇孝子而立的牌坊,一般来说是表彰母子的,其中母亲丧夫守节,孝敬公婆,抚养子女,而且是子嗣中有人取得了功名的,具备这两个条件的才能授予“节孝坊”的荣誉称号,一般由州府上报朝廷,由皇帝赐予圣旨准建的。[3]节孝牌坊的建立承载着封建阶级传播女性节孝观念和褒奖节孝妇女的重要使命,且雕刻在其上各式各样的图案和措辞溢美的文字,集合了众多体现女性恪守妇道的元素与辞藻,形成蔚为大观的传统艺术现象。
乾州节孝牌坊(图1),坐落于湖南省湘西自治州首府吉首市区内的人民南路路旁,始建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人民南路一带亦称田家园,因此当地百姓惯称其为田家园牌坊。1966年牌坊曾惨遭毁灭,2007年9月在乾州古城以东一条东西走向的街道上人们又将其重新建造起来。乾州节孝牌坊属于仿木结构石牌坊,三间四柱三楼,庑殿顶,比例匀称,纹饰精细。牌坊建造的目的是对清代乾州人周洪福祖母陈氏操行的旌表。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部将李福猷率军夜袭乾州,周洪福遵守其祖母陈氏的命令捐赠粮食招募士兵,并迎其弟周洪印带领军队守卫城池,牢牢守住乾州,保护了辰州、常德百姓的安危。周洪印为此被晋升为提督衔总兵,获“劲勇巴图鲁”称号。[3](P.17)周洪福被提升为副将,周氏一门均获封赠,其祖母陈氏被诰封为“一品节孝老夫人”。陈氏平素生活清苦,年轻时为人清白,孝敬老人,抚养儿孙。乾州节孝牌坊就是用以寄托周家后人对祖母陈氏的敬仰、缅怀和追忆之情,如今也是乾州古城这块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体”——节孝牌坊的艺术价值
乾州节孝牌坊采用仿木结构,“一”字布局,所有柱子水平排开,柱上架枋,上有起翘屋顶,下有夹杆石护持,正脊设葫芦宝顶,侧脊设鳌鱼螭吻,檐下有斗栱层,整体造型端庄秀丽。节孝牌坊高9.6米,宽8.9米,[3](P.16)牌坊的明间宽度约为次间的两倍,比例匀称优美,柱、梁、枋采用榫卯连结,结构科学合理。整座牌坊运用线刻、浮雕、圆雕等手法将动物、人物、植物花卉等图案展现在人们面前,期间穿插各种传统纹饰、铭文、楹联等过渡,使得其灵动而富有生机。
乾州节孝牌坊的建筑结构是作为基本“骨”架,以承载旌表的装饰纹样(“肉”)和铭文楹联(“血”),它在巧妙运用石材特性的同时,更多了一些对均衡匀称、疏密层次之美的追求。厚实挺拔的牌坊“骨”架是其上所雕刻的各式各样中国传统纹样之载体,这些装饰纹样作为牌坊之“肉”,为牌坊赋予文化价值,且蕴含着对周母陈氏老夫人高尚节操的赞美之情,并且用来表明建造牌坊的目的。而宣扬封建礼教思想的铭文楹联有如牌坊的“血”,使得整座牌坊生机活现,为老百姓树立典范,引领社会礼教思想。
(一)“骨”——牌坊的建筑艺术
虽然牌坊的建筑材料丰富多样,有木头、石材、砖块和琉璃等,但由于乾州节孝牌坊地处湖南省西部的吉首市,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潮湿多雨,所以,只能选用石材才能适宜当地的地理气候特点。节孝牌坊被毁前是用吉首炮台山的青石雕刻而成,后重建的牌坊采用的是永顺产的石材。石材所具有的防潮湿,不易腐烂,坚固稳定,永久保存等特点,以及牌坊结构精简、构造合理、造型挺拔等优点都很好的迎合了乾州节孝牌坊这种纪念性旌表牌坊的特质。[4]
节孝牌坊坐东朝西,三间四柱三楼,比例匀称优美,结构合理严谨。纵向四根石质方形立柱,为保证受力良好,装饰十分简练,精细的纹饰大多分布在横向的额枋之上,纵向柱子仅用浅浮雕镌刻楹联。因节孝牌坊为石制,且石头密度大、质量重,所以牌坊楼顶采用相对挑出较小且建筑等级高的庑殿顶。檐下斗栱简化成坐斗状石构件,这样处理即不显琐碎笨重且比用石料加工成复杂的成套斗栱显得更为浑厚有力,更符合石结构的特点。
文章已发表于《云梦学刊》杂志
(二)“肉”——牌坊的装饰艺术
纵观乾州节孝牌坊从基座到屋脊,无不是由精美细致的雕刻部件所组成。[5]节孝牌坊自建成后经历了100多年岁月的洗礼,1966年在文革期间不幸被毁,虽造成对文物维护的遗憾,但复建后的牌坊并不影响表达牌坊所代表的历史价值和文化精髓。牌坊的建筑形式可以被人们直观地认识,其上雕刻的图案就成了建造者艺术美学观念的物化,以及统治者伦理道德观念的载体。图案较之文字更具直观性,图案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文字表达牌坊的核心思想。宋《营造法式》注2中提及四种石雕技艺,剔地起突(高浮雕及圆雕)、压地隐起(浅浮雕)、减地平钑(平面浅浮雕)和素平(平面细琢),[6]而现如今流传下来的石雕装饰手法主要有圆雕、透雕、深浮雕、浅浮雕、平雕和线刻等六种工艺。[7]乾州节孝牌坊多采用圆雕、浮雕和线刻的艺术手法。位于明间的额枋是牌坊重要构件,深浮雕刻之,体感强、层次多、起伏大,纹样东西呼应、南北对称,从上到下依次刻有东面为应龙飞天、丹凤朝阳、双龙戏珠,西面为洪福(蝠)齐天、双狮戏球、鲤跃龙门。
东面的应龙为有翼的千年龙(也有学者认为此应龙就是龙头蝙蝠身的龙子之一),是权威和尊贵的象征;凤即凤凰,百鸟之王,阳即太阳,其意象征完美和谐,吉祥光明;龙所吞吐之珠为龙珠,寓意天下太平,年年吉祥,上凤下龙,圣貌也,同时也是古人对母性崇拜与尊母爱母的物化表现;西面蝙蝠的蝠通假“福”、“富”字,蝙蝠的头部被雕琢成龙头,是龙子之一,寓意大富大贵;狮为百兽之王,带祥瑞之气,有生生不息、家族繁衍之意[8];鱼跃龙门即过而为龙,寓逆流而上、奋发图强之意。
在牌坊上运用最多的是浅浮雕,基本可运用在牌坊的所有部位。浅浮雕层次少、雕刻浅,但对勾线要求严谨,常以线和面相结合的方法增强画面的空间感。[9]西面次间檐楼石斗栱下方额枋从左到右依次刻有春牡、夏荷、秋菊、冬梅。牡丹贵为花中之王,有吉祥富贵之涵义,也有纯洁爱情之寓意。梅、菊为花中之君子,拥有清雅淡泊的品质。荷花又以其出淤泥而不染的美誉,被视为纯洁的象征。东面与其对应的四块额枋采用异质同构的雕刻手法,将两种或多种不相干的物象大胆组合在一起,有序地同构出一组组奇特的造型。左边是狮子和梅花鹿以及狮子和豪猪,右边是毛驴和麒麟以及凤凰和大象,各种走兽形成了一个个神秘的神话造型,给观者以无限的自由想象空间。
西面两侧字牌上的上额枋左右对称刻画有成熟的石榴果实,代表多子多福,门丁兴旺。在欣赏牌坊的时候,笔者发现其东面由额垫板内的“柏操”字牌下的额枋图案中含有葫芦和拐杖,恰是八仙中铁拐李的宝物,再细看这个葫芦后还刻有一个花篮,正好代表着蓝采和(见图2)。笔者想其它几块字牌下的纹样会不会恰好是代表八仙各自的宝物?不出所料,东面“冰清”下对应的是汉钟离的扇子,曹国舅的笏板;西面“玉洁”下则是何仙姑的荷花和韩湘子的紫箫;“松贞”字牌下是吕洞宾的纯阳剑以及张果老的渔鼓。此处八宝代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且八仙祝寿亦代表长命百岁,吉祥如意。
乾州节孝牌坊共有六块夹杆石,它是牌楼建筑所特有的重要构件,主要是起稳固楼柱的作用。[10]其上所刻之物,有着简练利落的刀功手法、朴素灵动的雕刻造型。不论是明间石柱上的两块折线形夹杆石还是次间石柱上的四块弧线形夹杆石,均通过轮廓凹凸的变化形成鼓首、鼓颈、鼓身和鼓足等部位。每块夹杆石正反两面均有各种动物和植物及其他物件组成的雕刻,构成一个个图形意象,来表达美好的愿望。如:仙鹤和松树代表松鹤延年;三只羊与一颗太阳组成三阳开泰;大象和祥云意指吉祥如意;鹿寓“禄”,是瑞兽,与柏树雕刻在一起表示福寿安康;鹊站枝头与树下之獾相互对望称“欢(獾)天喜(鹊)地”;鲤鱼自古以来是祥瑞之物,鱼音同“余”,寓意年年有余,鲤音同“利”,主财,四条鲤鱼刻成绕圈状代表四方来财;左右刻两只兔子,中间是一座开满兰花的小山寓意寿(兽)比南(兰)山,在湖南方言中,声母n没有,而习惯发声母l, 因此“南”“兰”不分,所以“兽比兰山”实际上就是“寿比南山”的谐音;一朵小的荷花开在一朵大的荷花之上,其旁有荷叶相衬,荷花和荷叶组合代表和平,大的荷花呵护着小的荷花,暗指周母陈太老夫人无私的母爱和圣洁的精神。从牌坊上大量出现的动物、植物等意象,可以看出建造牌坊的能工巧匠们更倾向于以谐音和隐喻的手法表达吉庆祥瑞的寓意。
牌坊西面楼柱须弥座台基上有两只圆雕的狮子,狮子具有卷曲的毛发、凸起的眼睛、张开的嘴巴和尖锐的牙齿,显得异常雄健威风[11]。左面雄狮脚踩球,右面雌狮怀抱小狮,两只狮子头朝下趴在柱子上,活泼灵动,栩栩如生(见图3)。两侧的柱侧面上还有两只面巨大的鳌鱼,鳌鱼这一形象多用在屋顶正脊做正吻,取其能激浪降雨以灭火消灾之意,如今用在柱下做夹杆石是很少见的。并且笔者在参观乾州古城时,在乾州文庙的泮池内也看到了相同形制的鳌鱼。
(三)“血”——牌坊的铭文艺术
节孝牌坊作为清代古乾州宣传和弘扬封建礼教文化的一个重要小品建筑,引导着社会风俗的发展方向。它在雕刻楹联文辞等装饰中融入古人的民风民俗和道德观念,具有极大的艺术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工匠在建造牌坊时文辞的绘刻十分讲究,牌坊明间上方正反面放置一块五龙捧圣牌(图4),代表此坊是奉旨修建,且处在所有刻铭文牌坊构件的最高位置,体现出帝王的至上尊严。为了使铭文更加易于观看,工匠在放置的时候将其向外倾斜,并书写了“圣旨旌表”作为敕谕建坊的正统标志。两侧有手持圣旨的一双天官守护朝贺图案。牌坊明间由额垫板枋心西面阴刻“诰封一品老夫人节孝周母陈太老夫人之坊”字样,阐明建坊的名由。东面由额垫板上有成篇的铭文介绍此坊建造缘由、为谁而建、由谁建造和建造日期等详细内容。次间正反两面由额垫板对称刻有“玉洁”、“松贞”,“冰清”、“柏操”四词。歌颂牌坊主人德行高洁,夫君亡故也不再嫁的高尚节操。赞美其德行像玉一样纯净,如松一般坚贞,像冰一样清澈,像柏一般操行(“柏操”谓夫死不嫁的节操)。四根整石立柱正反均有颂扬且富有文学色彩的阴刻楹联。正面楼柱上款为:“令子能读父书移孝作忠尽获高风垂懿范,文孙克勤王事既贞且寿含饴累世沐恩纶”。上联称赞周母陈太老夫人的儿子继承其父志、把孝顺父母之心转为效忠君主;下联先夸奖其孙辈勤劳节俭,后赞美老夫人忠贞,并送上对其衷心的祝福。下款为:“岁次乙丑季夏月上浣,监运道衔辰沅永靖兵备道翰林院编修杨翰拜书”。注明了题字时间为同治四年(1865年)的六月上旬和作者为清代辰沅永靖兵备道的翰林编修杨翰。边柱上款为:“家庆国恩紫气来迎王母寿,言坊行表徽音长奉女宗贤”。明清时期,王母娘娘在民间地位非常之高,影响遍及整个中国。她不但是长寿延年的代表而且是伟大母爱的象征,让人们明白是母爱的原因让女人愿意帮助男人,也从侧面赞扬周母陈太老夫人伟大的女性品质,并且作为女中豪杰的表率,长长久久地被后代所美誉。
背面楼柱上款“上尽孝下抚孤茹蘖含冰独向庭帏完大节,内治家外忧国指囷募士允从巾帼见奇人”。该联与“玉洁”、“松贞”、“冰清”、“柏操”四词,是对这位80多岁的“祖母陈氏”道德评价。上联赞美其生活清苦,但为人清白。下联“指囷募士”的意思是:指着谷仓里的粮食,招募士兵。指老夫人在乾州遇袭时,命其孙周洪福捐赠粮食招募士兵,以固守乾州。边柱上款为:“止水怀贞久见波澜平古井,青霜比节方知松柏抱冬心”。这一联称赞了老妇人虽然守寡多年,内心却依然安宁镇定,好比松柏一样有着坚贞不屈的气节。
二、“魂”——节孝牌坊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古代社会,牌坊是代表封建道德礼教且具有象征意义的装饰建筑,是封建道德观念的具象承载物,是对封建道德礼教的教化和传承。传扬封建礼教中所谓的优秀道德品质是牌坊最重要的教化意义,诸如熏陶和教育人们忠孝仁义,孝悌贞节,行善积德,遵循封建道德礼教。统治者不但用建立牌坊的操作规范鼓吹封建道德观念,而且立坊还包含着更深层次的意义,就是统治阶级通过牌坊的教化寓意对百姓进行封建礼教思想的渗透和默化,来达到巩固其统治地位、美化其统治手段和方式的目的。我们不可以轻易全盘否定封建道德礼教,可以去其糟粕,吸取精华,如传统的孝道,始终被人们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被认同,并传承至今。
通过我们研究发现,每一座牌坊后面都有一个动人的亲情故事,每座牌坊都负载着人们对人或事的褒赞和追忆。诸如,寿庆牌坊表达对年逾古稀寿星的歌颂和祝福之情,名节牌坊表达对忠孝节义之人的赞颂和悼念之情,德政牌坊表达对有政绩官员的敬慕与爱戴之情,节孝牌坊则是对母性光辉的感恩和怀念之情等等。乾州古城牌坊作为节孝牌坊,至清朝末年竖立以来,一直以“祖母陈氏”所展现的贞洁仁慈、周氏兄弟耗尽家资立牌坊尽孝义等正能量,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乾州百姓。
节孝牌坊的建立,源于封建礼教对女性贞操节孝观念的推崇及对忠贞守节妇女的褒扬,这对于维护封建秩序和推行“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礼教思想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反过来,却对中国女性追求自我价值和幸福生活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束缚甚至摧残。所谓特定的社会环境造就特殊的人文景观,许多建于明清时期的牌坊由于建造对象的限定性和建造原因的特殊性,拥有着独一无二的艺术景观和人文价值,能够将我国古代内容丰富、绚丽多彩的民风民俗淋漓尽致、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每一座牌坊之上。节孝牌坊的雕刻中体现着祖先崇拜和图腾文化,渗透着儒、道、佛等传统思想以及祈福求平安等的传统观念。[12]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经济持续繁荣,思想进步开放,人们不再过多地关注古牌坊的建造对象和原因,而是用现代眼光审视牌坊特殊的装饰之美,其建筑的意义和价值也随之发生变化。[12]每一座牌坊都运用了很多老百姓视为吉庆祥瑞的动物、植物图案,表达了避凶趋吉,祈福求祥的民俗信仰。人们在欣赏这些代表着民风民俗牌坊的同时更多赞叹工匠们精湛的雕刻技术,以及精巧的画面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们思想的不断进步,牌坊的教化作用正在不断淡化,建筑功能性不断削弱的同时许多建筑的结构部件开始只起到装饰的作用。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牌坊上的装饰艺术凝结了更多的是中华传统的艺术文化而非封建道德的僵死教义,在今天的人们看来淡化的是过去的封建礼教,而不断强化的是牌坊赋予人们的审美功能,而且,这些富有深刻文化底蕴的装饰图案和铭文字画是研究中华传统艺术文化最好的人文资源。
三、结语
乾州节孝牌坊,以其独树一帜的艺术构造和弘扬孝道的社会功能,以及深厚悠远的历史底蕴和古老传统的人文内涵被称为湘西最著名的历史遗迹之一,承载了乾州百姓对先人敬仰崇拜之心和思念追忆之情。牌坊通体灵活运用圆雕、浮雕和线刻等手法将动物、人物、花卉等图案立体真实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其东西一致、南北对称的设计原则,符合中国人固有的美学观念;其层次分明、井然有序的雕刻手法,吻合儒家“和”的思想。牌坊上所镌刻的铭文熔古人的生活理念、道德观点、民风民俗于一炉,精准传达出牌坊的中心思想以及明确表达对牌坊主人高尚节操的赞美之情。其上所刻精美细致的装饰纹样是反映建造者所持有的美学观念的物化,以及统治阶级所想反映的伦理道德观念的载体。自清代节孝牌坊被竖立以来,其上所展现出的封建道德礼教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乾州百姓。虽然说其建造目的是对传统社会女性贞操节孝观念的重视及对贞节妇女恪守妇道的褒扬,但是民间地方不断地推行贞洁礼教和朝廷官方持续地提倡封建德行,何尝不是对古中国女性思想上的束缚和精神上的迫害?
乾州节孝牌坊孕育于封建社会,记载了清代古乾州历史文化发展的一段历程,为研究当地民风民俗提供独特而珍贵的物证。节孝牌坊所反映的中华传统文化为当前与未来乾州古城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为继承与弘扬民族文化传统、提高民族文化素质打下坚实基础。现如今的节孝牌坊坐落于乾州古城东门商业街游客的必经之路上,它不仅承载了古老乾州人对传统孝道的颂扬之情,在与乾州古城隔江相望之下更加展现了现代乾州的繁华、活力和朝气。
注释
注1:古时树于正门两旁,用以表彰孝义的木柱称为绰楔,至明清时期将官署牌坊通称为绰楔。
注2:李诫编写,宋崇宁二年(1103年)出版,北宋官方颁布的一部建筑设计、施工的规范书, 这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标志着中国古代建筑已经发展到了较高阶段。
参考文献
[1] 王立斌.古代书院牌坊浏览[J].寻根,2004,(05):124.
[2] 李克克,徐飞鹏,刘振,张振东. 单县贞孝坊探究[J].当代旅游(学术版),2010,(04):142.
[3] 郭辉东.乾州节孝牌坊的历史考证与文化解读[J].武陵学刊,2014,(03):15-17.
[4] 吴卫.节孝牌坊的艺术价值和社风修为[J]. 求索,2016,(06):76.
[5] 刘莉.川南石牌坊建筑形态特征与建造技术[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2.
[6] 武盛春.巩县节孝牌坊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5.
[7] 邱勇哲.石牌坊:斑驳岁月见悠悠-中国古典建筑系列之石雕篇[J].广西城镇建设,2014,(09):87.
[8] 刘宏. 民间剪纸工艺的符号象征[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5):40.
[9] 杨立果. 湖南传统牌楼建筑艺术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2.
[10] 吴卫.传统宅门抱鼓石考略[J].家具与室内装饰,2006(05):92
[11] 李克克. 单县节孝牌坊研究[D].青岛:青岛理工大学,2010.
[12] 胡刚.湖南石雕牌坊及其装饰设计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
资料来源:文中图片均为作者自摄。
“Body” and “Soul” of the filial obedience memorial arch in Qianzhou ancient city in Hunan Province
Wu Wei Zhang Jiahui
(Academy of Fine Arts ,Hunan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 410012,China)
(School of packaging design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huzhou 412007,China)
Abstract: The filial obedience memorial arch in Qianzhou ancient city is an archway built by the descendants of Zhous to memorialize their grandma Chen’s moral fortitude.Built to bring glory to the Zhous,memorialize their grandma’s integrity,advocate feudal ethics,the archway which is located at the east and faces to the west is a stone-made arch with three four-feet layers Its framework is sculptured with basse-taille pattern,while its upper and nether beam and rod stone are elaborated with circular engrave and deep and basse rilievo pattern whose variety implied meanings constitute the “flesh” of the archway.The inscription on the backing board and plaque constitute the “blood” of the archway.Through the “bone” “flesh” “blood”,we see the the “soul” of traditional culture for its loyalty, obedience,kindness,chastity,and integrity.The Chinese culture represented by the archway provides the theory evidence to the future material construction and culture construction of Qianzhou ancient city and build a consolidated base for accessing and promoting the national culture tradition,and enhancing the national culture quality.
Key Words: the filial obedience memorial arch;architectural art; decorative arts; inscriptions art; cultural connotation
牌坊在建造的时候采用东西一致、南北对称的设计原则。自然界中的生物大多为对称结构,人们在认识世界的时候就已经习惯对称的事物,即认为美的标准就是对称。儒家思想强调“和”,追求事物的和谐之美、事理的中庸之道,即以均衡协调为大美。这样相互调和且对称的构造沿袭古代中国大一统的建筑设计风格,是一种传统且固有的美学准则,符合大众审美标准。牌坊最高位置的五龙捧圣牌与明间额枋用深浮雕处理,相对于边楼浅浮雕装饰更为宏壮,纹饰和雕刻更为精细。在明间中部五龙捧圣牌和平板枋之间穿插简单的浅浮雕回纹纹样,而坐斗下的平板枋上则刻有四方连续的“卍”字纹样,深浅浮雕层次分明,井然有序,衬托出中央的圣旨。支撑楼檐的石斗栱之间空出一定的间隙,与五龙捧圣牌左右间隙相呼应,这恰到好处的“空”使得节孝牌坊既透露出石头材质的沉稳味道也不至于显得太过沉闷和头重脚轻。纵观整座牌坊石质“骨”架,通体均衡匀称、主次分明、高低有序,兼具实用性与装饰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网上采集的文章、图片,出于对行业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文章涉嫌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向info@idform.cn进行反馈,核实无误后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