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新艺术运动领军人物赫克托·吉马德作品探析

摘要:赫克托·吉马德是法国新艺术运动的领军人物,他善于应用新形式、新材料和新技术,体现了其突破传统的渴望和勇气;吉马德强调摒弃传统的建筑样式,赋予现代建筑以新的形式,提倡朴实自然的装饰风格;巴黎地铁口成为法国新艺术运动的标志,也是吉马德个人风格的集大成者;在家具设计上,吉马德欣赏可塑性的家具形象,他利用新工艺塑造了至今闻名于世的梨木咖啡茶几;吉马德是提倡“总体艺术”的先驱之一,强调作品的实用功能与美学功能的和谐统一,他的设计风格自成一派,形成了“吉马德风格”。

关键词:赫克托·吉马德;新艺术运动;总体艺术;地铁风格;可塑性


一、背景

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欧洲大陆的政治、经济、科技等多方面迅猛发展,社会化大生产也促使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部分艺术家和商人面对机械化大生产带来的冰冷的工业产品形象,他们向世界呐喊:“我们的根在林木之幽、泉水之侧、苔藓之上”。[1]此时的欧洲迫切需要一种新的、非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亦或许是受到了“世纪末情结”的刺激,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新艺术运动产生了。法国是“新艺术”(Art Nouveau)运动的发源地,“新艺术”本是巴黎一家商店的名称,由出版商萨穆尔·宾(Samuel Bing,1838~1905)于1895年12月创立,是在仿效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1834~1996)设计事务所的基础上开设的,取名“新艺术画廊”,“新艺术”运动的名称就是在此基础上而得名的。新艺术运动前承工艺美术运动,后启装饰艺术运动和后来的现代主义思潮,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一种广泛的艺术流派与实践运动,跨度长达30年之久,其范围涵盖了建筑、雕塑、家具、产品、首饰、纺织、书籍装帧、插画、招贴画等设计领域。新艺术运动风靡整个欧洲大陆,波及到英美甚至中亚和东亚等地区。在德国因《青年》杂志而被称为“青年风格”运动(Jugendstil),在奥地利因维也纳“分离派”而被称为“分离派”运动(Secession),在意大利被称之为“自由风格”运动(Stile Liberty)等,[2]尽管在各国有多种不同的词语表达方式,但都体现了一个“新”字,不仅仅是艺术形式与艺术风格的更新,更是思维方式与实践模式上的更新与扬弃。巴黎是新艺术运动的中心之一,受唯美主义注1与象征主义注2的影响,所采用的植物纹样大都是弯曲而流畅的、源自于大自然的线条形态。

作为法国新艺术运动领军人物,赫克托·吉马德主张拒绝传统样式,但并非一味地直接模仿自然的表象和动植物造型,而是穿透表象以意象的线条来勾勒自然的内在特征,将线的组合和变化方式发挥到极致。[3]

二、赫克托·吉马德简介

工业设计,产品设计

图 1  赫克托·吉马德

赫克托·吉马德(Hector Guimard,1867~1942)(图1)出生于法国里昂,1882年(15岁)吉马德就读于巴黎国立高等装饰艺术学院(É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es arts décoratifs),在那里他结识了维欧勒·勒·杜克注3(Eugène Emmanuel Viollet-le-Duc,1814~1897),了解了杜克的理论,这些理性主义思想为他日后的新艺术风格提供了依据。在1885年(18岁)他进入巴黎国立美术学院(École Nationale des Beaux-Arts)深造,期间他获得了一份建筑师的工作,因而在没有获取文凭的情况下离开了学校。[4]1888年(21岁)他获得了人生中第一项设计任务——海王星大饭店(Grand Neptune Restaurant)的室内设计,在设计中吉马德采用大量的木材作为室内主要的装饰材料并以灵动柔美的曲线作为主要的装饰风格。1891年(24岁),吉马德在巴黎装饰艺术学院(École des Arts Décoratifs)担任绘图助理教授,并在该学院工作了十年之久。

1895年(28岁)的比利时之行是吉马德设计的转折点。在布鲁塞尔他结识了比利时新艺术运动的杰出代表维克多·霍塔(Victor Horata,1867~1947)并参观了他的作品。霍塔对材料的独特见解与运用,让吉马德对理性主义有了新的认识,逐渐形成了以“理性——协调——情感”为主导的设计原则。1898年(31岁)吉马德因贝朗谢公寓(Castel Béranger)的落成而名声大噪,整个建筑中无处不在的非对称装饰手法以及怪诞灵动的卷曲线条,都明显地体现了新艺术运动的风格,他还因此获得源源不断的订单。吉马德一生中的巅峰之作当属20世纪初为巴黎设计的地铁口,在设计之中他不仅使用铸铁和玻璃等新兴现代材料,还运用预制构件进行组合拼接的建筑技术,显示了设计师力图突破传统的渴望和勇气。1902年(35岁)吉马德参与成立了巴黎新艺术风格协会,促进了法国新艺术运动的发展。遗憾的是,从1919年到1929年(52~62岁)的十年间,吉马德的建筑和家具设计却逐渐走入低谷,尽管他做了多种新的尝试,却仍然难以融入到现代主义设计和新理性主义设计思潮之中。同时,拥有一个犹太裔妻子的吉马德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事业上可谓是寸步难行。亨利海涅街公寓(Rue Henri Heine,1925~1928)是他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最出色的设计之一,但此后他几乎没有进行任何其他设计,战争的恐惧和纳粹党的反犹太主义,迫使吉马德和妻子于1938年(71岁)移居美国,四年之后他在纽约去世,享年75岁。

三、赫克托·吉马德设计作品探析

赫克托·吉马德不仅是伟大的建筑设计师,还是非常卓越的家具设计师与装饰艺术家,他被公认为是法国在20世纪新艺术运动中最杰出的代表。吉马德坚信优秀的设计源于对自然的探索与理解,他曾写道:“自然这部伟大的巨著是我们灵感的唯一源泉,而我们要在其中寻找出根本原则,限定它的内容,并按照人们的需求精心地运用它”。[5]通过取法于自然,强调作品的实用功能与美学功能的和谐统一,吉马德的设计风格自成一派,形成了“吉马德风格”。当巴黎地铁入口落成之后,人们又称之为“地铁风格”,并一度成为法国新艺术运动的代名词。

(一)新形式的建筑及装饰

工业设计,产品设计

图2 贝朗谢公寓(1898)

巴黎拉封丹街14号贝朗谢公寓(Castel Béranger,14 Rue La Fontaine,图2)是巴黎第一个以新艺术运动风格建造的住宅公寓,也是对法国新艺术运动的最佳诠释。原本,吉马德是为一个名为安妮·伊丽莎白·福尼尔(Anne Elisabeth Fournier)的寡妇设计了一个传统风格的公寓住宅项目。但当他在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参观学习完维克多·霍塔的塔赛勒饭店(Tassel Hotel,1892~1893)回来后,他决定重新设计该项目,让其拥有新的建筑形式与结构。当建筑完成后,吉马德没有忘记霍塔的帮助,吉马德在建筑的外墙上题到:“杰出大师和朋友,维克多·霍塔,一名仰慕者的深情致敬。”[6]

工业设计,产品设计

图3 贝朗谢公寓的非对称大铁门

在20世纪初,30岁出头的吉马德年轻气盛,与墨守成规的学院派决裂,并凭着贝朗谢公寓一举成名,也正是从这时开始他找到了自己的设计方向。建筑的外观材料开始成为一种表达方式,材质和结构不再隐藏,而是恣意暴露在外。设计这座公寓时,他所用的材质和构思都很特别,包括陶土、红砖、白色大理石以及青绿色铁栏杆等,而且许多细节上受到新哥特主义神秘风格的影响,使用了很多诸如鬼神头像等古怪的装饰,正因如此贝朗榭公寓也被称为“魔鬼之家”。1898年(31岁),贝朗谢公寓外墙还被巴黎市授予“最美外墙”奖。它的非对称大铁门(图3)极具特色,它由红铜金属装饰,金属勾勒的轮廓与镂空的图案穿过用绿色釉面砂岩装饰入门走廊(图4)一直延伸至建筑的内部装饰,预示着一个颇为神秘的内部世界,是典型的新艺术风格。

工业设计,产品设计

图4 贝朗谢公寓的入门走廊

在巴黎布兰查广场(Square du Docteur Blanche),吉马德的亨利海涅街公寓与勒·柯布西耶设计的拉罗什别墅(Villa La Roche)仅有几步之遥,拥有装饰外墙和弓形窗的亨利海涅街公寓与洁白平整外观的拉罗什别墅,让人明显感受到新艺术运动与现代派建筑的差别与联系,我们可以从中领略到从传统建筑形式过渡到现代主义建筑的过程。正如后世对新艺术运动的评价中所说的那样:一方面,新艺术运动被看作是二十世纪所有取代西方传统建筑的新形式的源泉;另一方面,新艺术运动被认为是僵化在铸铁和石头中的被错置的理想主义的象征。而吉马德对当时建筑装饰的看法是对于正在兴起的机器时代的艺术持迟疑态度,1925年他曾经说:“今天的无装饰风尚符合了这样一种思想状态:我们从此不再相信神秘。”正是因为如此,吉马德的建筑外表褪去了繁冗华丽的外衣和沉重的枷锁,没有了维多利亚时代的恣意与奢华,回归到最初的简约与朴实。

(二)新风格的巴黎地铁口

巴黎地铁口(图4)是法国新艺术运动的巅峰之作,至今还在伴随着巴黎人民的日常生活。当时巴黎地铁的建设是为了迎接1900年(33岁)巴黎世博会,对于巴黎决策者来说创造有美感和艺术效果的地铁入口是这场国际竞赛的政治筹码。在第一轮竞选中学院派一致否决了吉马德设计的方案,扬言要阻止金属和玻璃杂交的怪物赤裸裸地站在巴黎的街头。在最后关头,巴黎市议长力排众议,让巴黎民众一起来投票选择,这位年轻的建筑师才得以奇迹般地逆袭。

在20世纪初的巴黎,古典奢华的排场已经不合时宜,而随着工业革命兴起的机器美学过于简单粗暴也招致人们的不满。吉马德的设计有着自由生长的曲线和玻璃贝壳的屋顶,犹如一股清新的风拂过巴黎的天空。超现实主义宗师达利(Salvador Dalí,1904~1989)曾经这样形容巴黎地铁入口:“那些神奇的巴黎地铁入口,人们伴随着它们的优雅走进了自己的潜意识世界中,这是一个憧憬明天,栩栩如生的美学王国”。[7]吉马德总共完成了141个新艺术风格的地铁入口(如今还保留其中的83个)[8],数量甚为可观,为新艺术运动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些地铁作品基本上全部采用了铸铁等金属类材料,但同时却在造型上充分模仿了自然界动植物的形态和线条,地铁出入口和候车亭的顶棚部分经常被有意地处理为海洋生物形状,而其竖直支撑和横梁等部件的形态则常常以扭曲的树身、枝干和缠绕的藤蔓为主。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对比:金属材料的质地是“硬”的、“刚”的,而动植物的造型则是“软”的、“柔”的。一硬一软、一刚一柔之间,体现着艺术的表现力和设计师的创造力。经过设计师的巧手安排,地铁的出入口、栏杆、标牌、电灯等所有配套部件都彼此交叠而构成和谐的有机体,十分生动活泼。这些由铸铁和玻璃组成的建筑上遍布着起伏卷曲的植物纹样,线条舒展、典雅清丽,即使采用冰冷的铸铁为材料,整体上也显得婀娜多姿,而他在设计的机能方面寄予的更多考虑也使得这项设计达到装饰与构造一体化的效果,是融实用性、艺术性于一身的艺术典范。

工业设计,产品设计

图5 巴黎地铁口

吉马德还为巴黎地铁专门设计了同样是“地铁风格”的字体(图5)。字体的最突出特征就是“有机形态化”——所有笔画都是用自然界植物形态的曲线形式构成,而几乎不用几何水平、垂直线与圆弧线,为了与金属立体构筑物的“铸铁”外观相协调,字体的颜色也采用了铸铁的颜色达到互为印衬、融为一体的视觉效果。吉马德在字体风格与环境统一、平面与立体配套的整体处理上是设计得非常成功的。

(三)新工艺的可塑性家具

新艺术运动中的家具设计无疑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新艺术理念与制作实践中也体现得淋漓精致。吉马德设计了大量新艺术风格的家具,它们造型独特,且强调单个作品的独特性,以自然主义的装饰风格为主,充满了大量相互缠绕的植物花卉图案。这使得他的作品难以批量生产,而且在设计与制作过程中,他不得不亲力亲为,进行细节装饰的处理,因而他的设计也被视为可塑性的雕塑艺术品。

新艺术运动家具设计思维的变革,除了受到设计师和艺术家头脑中“空想的”观念的推动之外,还与当时普通民众的基本生活欲求的变化紧密相关。19世纪晚期西欧工业技术的发展,直接导致了民众对于提升其生活质量的渴望,而生活质量与生活方式的重要表现形式就是家具,人们更欣赏新工艺、新技术下造型多样的家具形式。设计师通过热蒸汽工艺对木材进行各种塑形加工,由于新艺术运动中的家居设计十分强调非机械性的手工艺风格,使得设计师不仅亲自“设计”,还能亲手“制作”。这种情况直接导致了家居设计领域内的“从头到尾一体化”:从设计思路的最初诞生到艺术作品的最终成型都在同一个人手中完成。当然,设计师也可以通过雇佣或合作等形式与他人联手设计制作,但无论哪种形式,设计师本人都从始至终参与到整个设计制作之中。

工业设计,产品设计

图6 “地铁风格”的字体

在吉马德的设计之中非常强调想象力的重要性,主张家具设计不仅仅要让家具具有基本的实用功能,而且还要通过对材料的精心筹划与处理使其赋予更多的艺术美感,让它看上去是一件完美的类似雕塑的艺术品。在材料的选择上,吉马德没有选择新型材料(如铸铁),而是继续选用传统的木材。与此同时,他通过崭新的设计语言与技术手法,为传统的木材赋予更多的可塑性与变幻性。1908年吉马德设计的梨木咖啡茶几(图6)无疑是其经典作品之一。咖啡几呈三脚支撑结构,支撑腿细长且赋有律动感,显得轻巧雅致、韵动柔美;同时造型呈轴对称的几何布局,形成了三个三角结构,又让其显得稳重华丽、坚固耐用,凸显出一种艺术美感与实用功能的碰撞与融合。顶部则结合雕刻的手法,雕刻出两枝抽象的花朵,点缀其上。整个作品运用圆滑温润的曲线条营造了柔和惬意的氛围,并且使用诸多流畅灵动的浮雕花纹创造出了可塑的生命载体。不仅如此,吉马德创造性地在咖啡几台板下面设计了一个隐藏式的抽拉置物台面,使其作品又充满了现代设计感与实用感。

工业设计,产品设计

图7 梨木咖啡几(1908)

四、结语

法国新艺术运动中领军人物赫克托·吉马德是提倡“总体艺术”注4的先驱之一,他在名片上自称是艺术建筑师,强调自己不仅设计建筑,还负责所有一切相关细节的设计,在他看来一座建筑的里里外外都应该协调统一,必须由一位建筑师来统一把关设计。从楼梯、灯具、餐具甚至门把手。吉马德从小就受训于专业设计院校,后来他又在巴黎装饰艺术学院任教十余年。最为幸运的是在他的一生中结识了许多良师益友,从维欧勒·勒·杜克的著作中获得“设计既属于艺术又属于科学”的观念,为他日后的新艺术风格提供了理论依据;他在沃德海默那了解学习了建筑设计与室内装饰;在杰出建筑师维克多·霍塔那里让他对材料有了新的认识,成就了后来的贝朗谢公寓。新风格的巴黎地铁口突显了吉马德对材料的“刚”“硬”与造型“软”“柔”的完美处理;新工艺的可塑性家具体现了吉马德对小物品设计处理时选材的考究与塑性的表达。

吉马德通过取法于自然,强调作品的实用功能与美学功能的和谐统一,他的设计风格自成一派,形成了“吉马德风格”。为巴黎留下了一处处浪漫的建筑,为世界留下了融实用性、美观性、艺术性于一身巴黎地铁口。这样的经典将会被永久的保存下去,并影响着后人。


注释
注1:唯美主义,唯美主义运动(Aesthetic movement)是于19世纪后期出现在英国艺术和文学领域中的一场组织松散的反社会的运动,发生于维多利亚时代晚期,大致从1868年延续至1901年,通常学术界认为唯美主义运动的结束以奥斯卡·王尔德被捕为标志。

注2:象征主义,十九世纪末叶在法国兴起的颓废主义文艺思潮中的一个主要流派。其理论基础是主观唯心主义,认为现实世界是虚幻的、痛苦的,而“另一世界”是真的、美的。要求用晦涩难解的语言刺激感官,产生恍惚迷离的神秘联想,形成某种“意象”,即所谓“象征”。
注3:维欧勒·勒·杜克(Eugène Emmanuel Viollet-le-Duc,1814~1897),生于巴黎,逝于瑞士洛桑,法国建筑师与理论家、画家,法国哥特复兴建筑的中心人物,他的思想曾经一度启发了现代建筑,最有名的成就为修护中世纪建筑。
注4:总体艺术(total work of art),德国作曲家威尔海姆·理查德·瓦格纳(Wilhelm Richard Wagner)在1849年首次使用这个术语,后逐渐被用于建筑领域。该理念的支持者认为建筑师负责设计并监督建筑内饰、家具、外观和室外景观物的整体性。

作者:张以达   吴 卫(湖南工业大学  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7)
作者简介
1、张以达(1993~),男,湖南湘潭人,2015年毕业于湖北工业大学,现为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15级研究生,主修视觉传达设计。通讯地址:湖南省株洲市湖南工业大学河西校区学生宿舍25栋209室,412007。TEL:13574057273.
2、吴卫(1967~),男,湖南常德人,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博士,曾于1988~1990年留学日本千叶大学デザイン学科。现为湖南省包装设计艺术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产品设计分会委员、中国包装联合会包装教育委员会副秘书长、湖南省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现主要从事传统艺术符号和高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

图片出处
图1:赫克托·吉马德
http://www.ad.ntust.edu.tw/grad/think/HOMEWORK/contem_arch/A8913010_0k/Hector_Guimard/Dscn1123.jpg
图2:贝朗谢公寓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astel_Béranger#/media/File:Paris_16_-_Castel_B%C3%A9ranger_-1.JPG
图3:贝朗谢公寓的非对称大铁门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astel_Béranger#/media/File:Castel_B%C3%A9ranger,_February_16,_2013.jpg
图4 贝朗谢公寓的入门大厅
https://i0.wp.com/frenchmoments.eu/wp-content/uploads/2016/09/Castel-Béranger-13-©-French-Moments.jpg?resize=768%2C514&ssl=1
图5:巴黎地铁口
http://fashion.163.com/15/0126/15/AGT78IQK00264MP0_9.html
图6:“地铁风格”的字体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ector_Guimard#/media/File:01_Guimard%27s_M%C3%A9tropolitain.jpg
图7:梨木咖啡几
http://www.moma.org/collection/works/3270


参考文献
[1]丁巍. 欧洲“新艺术”运动时期珠宝首饰设计的研究[D].北京:北京服装学院, 2016:2.
[2]赵作宇. 摄影对于招贴设计的影响[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 2008:9.
[3]高兵强. 新艺术运动[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117.
[4]潘俊峰.论赫克托·吉马德设计风格中的情趣性[J].装饰,2012,(04):88.
[5]于力鹏. 仿生设计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0:29.
[6]维基百科——Castel Béranger:https://en.wikipedia.org/wiki/Castel_Béranger
[7]孙婧玉. 浅析巴黎地区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1900-1970)[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4:55-56.
[8]澹如. 寻味,在两点一线间——阅读巴黎公共艺术[J].北京:中国美术馆, 2007,(03):122.


A Study of the New Art of France Representing Hector Guimard’s Works

Abstract: Hector Guimard is the leading man in French New Art Movement. He is good at using new forms, new materials and new technology, which reflects his desire and courage to break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style. Guimard insists to give new form to modern architecture instead of th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style. And he advocates the natural decoration style. The subway entrance in Paris is the symbol of the French New Art Movement, which is also a masterpiece of him. In furniture design, Hector appreciated the image of plastic furniture. He used the new technology to shape the well-known pear wood coffee table. He is one of the pioneers of the art of “general”  emphasis on the harmony of the practical function and the aesthetical function. His design style is sui generis, called“Guimard Style”.
Key words: Hector Guimard, the New Art Movement, the overall art, Metro Style, plasticity.

文章已经发表在《设计》杂志2017年07月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网上采集的文章、图片,出于对行业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文章涉嫌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向info@idform.cn进行反馈,核实无误后进行删除

标签

© 2013 ShenZhen IDFORM Industrial Design Co.,Ltd.

深圳南山区创业路现代城5栋17J

0755-89969287

粤ICP备13013459号

工业设计,产品设计,深圳工业设计公司,深圳产品设计,专业工业设计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