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最后一公里”方能“挡住”平衡车

  日前,北京、上海等多个城市相继出台规定,禁止电动平衡车、滑板车在公共道路上行驶,否则将面临数额不等的罚款。

  被称为“代步神器”的电动平衡车、滑板车为何在多个城市被“封杀”?究其原因,还是安全问题。

  以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平衡车为例,其主要靠电力驱动,一般时速在20公里左右,也有生产厂家为了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将速度调快。但是,平衡车的刹车系统比较简单,刹车距离普遍较长,而且稳定性差,高速行驶中容易受到外力影响,对使用者自身及周围行人都会造成安全威胁。

  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行人不得在公共道路上使用滑板、旱冰鞋等滑行工具。虽然电动平衡车、滑板车没有在法律中明文列出,但显然也属于滑行工具,只能在封闭的小区道路或者不对外公开的室内场馆等地方使用,而不具备一般意义上的路权。

  无论是现实情况还是法律规定,禁止电动平衡车、滑板车上路行驶都是理所当然。

  即便如此,作为一项城市管理的工作,也要在安全与便利之间做好权衡,对电动平衡车、滑板车进行规范和疏导。否则,不仅会让禁令因难以执行而成为一纸空文,甚至还会损害城市管理者的公信力。

  规范首先要从行业做起,电动平衡车、滑板车生产厂家需要配合行业协会及相关部门,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比如,降低续航能力,避免长途行驶;降低最高时速,减少突发风险;提升制动和平衡能力,提高行驶稳定性。

  对管理部门来说,在为公众做好安全提示的同时,也应提前做好规划,明确此类工具的行驶场所和禁行道路,让各种需求都并行不悖,让个人出行更加安全顺畅。

  有一点不能不提,平衡车、滑板车之所以风靡大街小巷,根本原因还在于城市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的梗阻。尤其是在一些大城市,地上地下公交系统很发达,人们也更愿意选择公交出行,但是“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需求,公交往往力有不逮。而这正是电动平衡车、滑板车得以迅速流行的基础。

  化解此类车辆上路的尴尬,需要城市的管理者考虑更多,比如,公共交通的接驳是否方便,地铁站点设计是否合理,短途公交发车频次是否适当,公共自行车网点布局是否科学?

  只有把城市公交“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解决了,人们才不会冒着危险在车辆间穿梭,才能让电动平衡车、滑板车不作为代步出行工具,而是回归到休闲娱乐和非公共道路范围代步的用途上。(原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孟 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网上采集的文章、图片,出于对行业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文章涉嫌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向info@idform.cn进行反馈,核实无误后进行删除

© 2013 ShenZhen IDFORM Industrial Design Co.,Ltd.

粤ICP备13013459号-1

工业设计,产品设计,外观设计,深圳工业设计公司,深圳工业设计,深圳艾德方工业产品设计公司